题库 教材同步 题目列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下面小题。甲文:庖丁为文惠君...
组合题
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下面小题。

甲文:

庖丁为文惠君解牛,手之所触,肩之所倚,足之所履,膝之所踦,砉然向然,奏刀騞然,莫不中音,合于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经首》之会。

文惠君曰:“善哉!技盖至此乎?”

庖丁释刀对曰:“臣之所好者道也,进乎技矣。始臣之解牛之时,所见无非全牛者。三年之后,未尝见全牛也。方今之时,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,官知止而神欲行。依乎天理,批大郤,导大窾,因其固然;技经肯綮之未尝,而况大軱乎!良庖岁更刀,割也;族庖月更刀,折也。今臣之刀十九年矣,所解数千牛矣,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彼节者有间,而刀刃者无厚;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!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。虽然,每至于族,吾见其难为,怵然为戒,视为止,行为迟。动刀甚微,謋然己解,如土委地。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,善刀而藏之。”

文惠君曰:“善哉!吾闻庖丁之言,得养生焉。”

(选自《庄子·养生主》)

乙文:

梓庆销木为鐻,鐻成,见者惊犹鬼神。鲁侯见而问焉,曰:“子何术以为焉?”对曰:”臣工人,何术之有。虽然,有一焉。臣将为鐻,未尝敢以耗气也,必斋以静心。齐三日,而不敢怀庆赏爵禄;齐五日,不敢怀非誉巧拙;齐七日,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。当是时也,无公朝,其巧专而外骨消。然后入山林,观天性,形躯至矣,然后成见鐻,然后加手焉,不然则已。则以天合天,器之所以疑神者,其是与!”

(选自《庄子·达生》)

【注】①“鐻”同“虡”,指悬挂钟鼓的木架,形似虎,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动的图案。②庆赏:奖赏。③公朝:见君主。④骨:同“滑”,乱之意。

第1题 单选

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

A.

甲文庖丁解牛时,手足并用,肩膝同举,“合于《桑林》之舞,乃中《经首》之会”,技艺出神入化;解牛结束,庖丁“提刀而立,为之四顾,为之踌躇满志”,神态悠然自得。

B.

乙文连用“齐三日”“齐五日”“齐七日”三个排比句,对做鐻前的心理准备加以渲染,以突出其远尘俗、忘形骸的内心境界;然后直叙动手做鐻,并获得成功。

C.

两文的构思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是先写技工技艺之高超以引发观者的叹问,然后借技工的回答对其成功之道作解说,最后以点明主旨作结,条理清晰,层次分明。

D.

庄子的散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采用寓言故事来说理,两篇选文寓真于诞,寓实于玄,想象丰富,构思精巧,描写生动,寓哲理于形象之中,显示其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。

第2题 问答

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。

(1)以无厚入有间,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!

(2)则以天合天,器之所以疑神者,其是与!

第3题 问答

《庄子》中塑造了诸多具备“理想型工匠”,请结合选文概括“理想型工匠”的特征。

题目信息
理解梳理 意蕴赏析 拓展探究 选择题 简答题 组合阅读题 第1课《子路、曾皙、冉有、公西华侍坐》《齐桓晋文之事》《庖丁解牛》 《庖丁解牛》
-
正确率
0
评论
224
点击